

作为 T 细胞表面的 “身份识别系统”,TCR 通过胚系基因 V (D) J 重排、核苷酸插入缺失,造就了 10¹⁵~10¹⁸ 种多样性,既能应对病原体,也可能错认自身蛋白引发疾病。但长期以来,科学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致病T 细胞因识别普遍自身抗原,多在胸腺被清除,难以捕获;二是即便找到,也无法明确其TCR 克隆的真实构成 —— 而TCR 测序技术,恰恰为后者提供了破解工具。
团队先通过改造 TCR 信号通路,让致病 T 细胞逃避胸腺清除,再借助TCR 高通量测序,揭开了致病 T 细胞的 “群体真相”:


更关键的是,测序助力锁定了攻击目标:团队通过 “TCR 克隆 – 抗原匹配”,结合质谱鉴定,发现7-39 TCR 特异性识别普遍表达的核糖体蛋白 RPL23a。这一突破,正是基于TCR 测序对 “单一致病克隆” 的精准追踪 —— 若没有测序,根本无法从海量 T 细胞中定位到这一低丰度的致病克隆。

Fig 3
理论的最后一步是回归人类疾病。团队在RA 患者中进行了验证:

Fig 4 (GST:谷胱甘肽酶)
在文献方法学中,团队优化的TCR 测序 + 克隆验证技术,是破解免疫耐受机制的核心工具:

如今,TCR 测序已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在自身免疫病的精准防控中展现出明确价值,每一项应用都与致病 TCR 克隆的测序解析息息相关,如:
诊断标志物:检测患者体内7-39 样 TCR 克隆丰度,可早于关节损伤信号诊断RA;
诺奖委员会评价 “外周免疫耐受的发现离不开T 细胞识别机制的理解”,而 TCR 测序正是这一理解的“显微镜”—— 它让隐形的致病TCR 克隆显形,让免疫耐受的研究从 “宏观现象” 走向 “微观精准”,也为自身免疫病治疗打开了 “靶向时代” 的大门。


ImmuHub®部分科研方向

ImmuHub®适用基因座

部分数据分析结果展示

杭州艾沐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际前沿的专注于免疫驱动医学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始人团队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在2010年开始使用免疫组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各种疾病相关研究,于2016年通过自主研发,全国首家推出NGS-MRD血液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检测Seq-MRD®,并授权泛生子使用。同时,公司拥有Immun-Traq®肿瘤治疗伴随诊断、Immun-Cheq® 免疫力测评以及ImmuHub®免疫组测序科研服务产品,并布局有基于AI机器学习算法的T-classifier®肿瘤早筛、单细胞测序、新抗原、TCR和抗体发现等平台管线。目前为止发表了5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158.5), Nature(IF:65),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40),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IF: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等多篇高分杂志。公司构建几十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为医院临床、生命科学研究、新药开发等提供解决方案和产品。艾沐蒽专注于通过解码适应性免疫系统来改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致力于推进免疫驱动医学领域发展。


